國際法

「爛尾」的制裁:國際刑事法院面臨的「強權者」挑戰

金鹿敏、劉毅強:川普政府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制裁雖已撤銷,但拜登政府與國際刑事法院在阿富汗和巴勒斯坦情勢調查上的對立或將持續。

2021年4月2日,美國政府決定撤銷第13928號行政命令,從而結束了對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檢察官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及其辦公室高級工作人員Phakiso Mochochoko的制裁,並終止了2019年針對某些國際刑事法院人員的簽證限制。ICC締約國大會主席Silvia Fernandez de Gurmendil立即表示,歡迎這項「有助於促進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決定。隨後,聯合國祕書長和一衆國家也表態歡迎。

「史無前例」的制裁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20年6月11日發佈的第13928號行政命令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授權凍結被認定參與某些活動的國際刑事法院官員的財產,禁止其入境。13928號行政命令稱:「國際刑事法院對美國和其某些盟國人員主張管轄權,包括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對美國軍方、諜報機構和其他在阿富汗或與阿富汗有關人員行爲的調查,使現任和前任美國政府及其官員受到騷擾、虐待和可能的逮捕的威脅。」「國際刑事法院未經美國或非《羅馬規約》締約國或未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的美國盟國人員的同意,調查、逮捕、拘留或起訴任何美國人員,已構成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非尋常和特別的威脅。」

您已閱讀12%(539字),剩餘88%(39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