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單槓上的公主和莫扎特咖啡館的謀殺案

溫江濤:20世紀風雲跌宕的歷史,在維也納得到了十分鮮活的體現。這座城市對人類歷史有著遠超其面積和人口的影響。

過去幾個月中,感謝FT中文網的信任和厚愛,筆者在本業之餘,從個人愛好與遊歷的角度,撰寫了幾篇短文與讀者分享自己多年來通過閱讀、收藏、觀展與研究所積累的知識和見聞。

關於納粹對藝術品的掠奪的一篇刊出後,筆者收到了很多反饋。其中一位小朋友在感慨納粹的凶殘和公衆有選擇的遺忘、粉飾和漠視之餘,也感嘆了一戰之後「凡爾賽和約」所反映出的人類的「獸性」。只有通過詳細探究這些歷史側面的細節,人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正是因爲這樣一紙充滿不公的和約,才導致了人類歷史上最悲壯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然,這樣的觀點是一種廣泛被學者、特別是德國學者和大眾接受的理論。但是,正如著名學者Victor Hanson所分析的,假如我們將「凡爾賽和約」與其他同時期、甚至其後的某些國際和約相比較,事實並不支持這種理論。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的「法蘭克福條約」不但讓德國吞併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將近1700個村落,要求法國承認普魯士國王爲德國皇帝,更要求法國五年之內賠償50億法郎,且在賠償付清之前德國在法國駐軍。但法國並沒有因此成爲下一個戰爭發動者。

您已閱讀9%(463字),剩餘91%(49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