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產階級

西方中產階級何以向下流動?

庫柏:50年前,銀行經理、教師或律師都是響噹噹的職業,買得起大房子是不在話下的事情。如今,從事這些工作的人也許會發現,自己依舊住在童年時代的臥室裏。

在疫情期間的漫漫長夜看電視劇時,我注意到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家庭向下流動(downward mobility)。在美劇《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中,以詐騙爲生的家族老大被判入獄令他的成年子女沮喪,後者曾以爲可以永遠依靠「家族企業」生活。「真棒,」他的女兒抱怨道,「這就是說,我們現在沒有汽車和私人飛機了?我們爲什麼不在《我很窮》(I'm Poor)雜誌登個廣告?」

在《富家窮路》(Schitt's Creek,劇名本意爲「史特灣」——譯者注)中,另一個落魄的家庭遷居到其最後的資產:當初他們作爲一個玩笑買下的偏僻小鎮史特灣。在《未來歲月》(Years and Years)中,一個變窮的英國家庭的成員借住在祖母雜亂且破敗的房子裏。在莉娜•鄧納姆(Lena Dunham)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都市女孩》(Girls)中,20多歲的主角被母親告知,她不會再得到母親的支持。鄧納姆飾演的角色驚恐地反駁道:「我的朋友都得到父母幫助。」

年輕一代過著依靠家庭財富的不穩定的生活,這一話題顯然對劇作者有特別的吸引力——他們是從事不穩定職業的受過教育的人羣。但在13年來第二次經濟崩潰的背景下,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中產階級主題。向下流動與廣泛的繼承相結合,對家庭、雄心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您已閱讀25%(549字),剩餘75%(16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