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大封鎖下必須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凱文迪什:大封鎖是對上百萬人進行的一場心理實驗。我們失去了社交的機會,被迫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焦慮被放大了。這對青少年尤其有害。

作者是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曾任唐寧街政策研究室負責人。

在新冠大流行前的日子裏,一些家長不太確定自己孩子的性格是否足夠堅韌。我們去買關於成長心理的書,擔心孩子們老宅在家裏。現在學校又重新關閉了,那時的擔心看起來成了一種奢侈。大學生們在臥室裏上課,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正令精神科醫生倍感壓力。

大封鎖是對上百萬人進行的一場心理實驗。對人類這種社會動物來說,孤獨的禁閉是一種懲罰。我們失去了社交的機會,被迫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焦慮被放大了。這對青少年尤其有害,他們的年少時光本應是社交的階段。現在,與朋友會面、體育活動、假期打工,甚至考駕照,都想也不用想了。他們沒法逃離父母了。

您已閱讀15%(286字),剩餘85%(16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