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三十年。在近期召開的一系列紀念活動(例如中國證監會召開的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週年座談會和深交所《證券市場導報》創刊30週年研討會等)中,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回顧了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走過的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
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以資本市場爲載體,實現權益融資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它同時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關鍵所在。那麼,在一個公司治理學者的眼中,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三十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
也許我們可以用「速度」兩個字來概括中國資本市場過去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首先,中國資本市場用較短的時間從奉行「同股同權」原則走向接納包容「同股不同權」構架。作爲同股不同權構架的標準實現方式的AB雙重股權結構股票發行在西方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然而,直到本世紀初,包括Hart,Shleifer等著名學者在內的主流理論依然把同股不同權構架認爲是不利於對投資者權力保護的制度安排。
您已閱讀14%(446字),剩餘86%(26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