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未來投資理財重點:房地產還是股市?

黃凡:今後十年,有產者特別是高淨值人士,再按原來的「房子」加「高收益理財」的套路就肯定不靈了。如何讓財富更安全,實現保值增值?應加大國內股票配置。

自從在十多年前有了那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名言後,理財似乎變成了國人的時尚。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本人在過去的十多年因職業關係經常爲國內的理財師上課,課間理財師們紛紛反饋:作爲投資與理財核心理論的多元化資產配置不但不能說服客戶,甚至不能說服理財師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

實際上,過去的十多年間,國內最佳的投資理財方式很簡單:就是買房子。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話,那就是買金融機構發行的「預期收益型理財或投資產品」不管是銀行發的、信託發的、保險公司發的、還是基金公司發的,只要有預期收益,最後必然達到。不需要去研究或追問產品背後的資產,只需要知道一個「預期收益」即可。

而投資股票市場的,那就是另一種命運了。十多年間,上證指數漲幅爲零,其中還經歷了2015年中的槓桿牛以及N輪股災,絕大多數參與者虧損累累。

您已閱讀9%(348字),剩餘91%(33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