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報批評「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演算法的網路巨擘」,不夠有追求,「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之後,社區買菜立即成爲輿論的衆矢之的,有傳言說阿里、美團和拼多多都立即表示要退出社區採購,但當天傳言就被網路巨擘們否認,撲朔迷離的資訊讓話題進一步引發了關注。
從趨勢上看,不管是社區買菜還是團購,都是電商模式在經歷了充分競爭之後,從零售下沉到本地生活服務之後的再次下沉,這是一直以來網路消費下沉的必然。從零售下沉到本地生活,誕生了阿里之後又一個兆市值的網路公司美團,因此從本地生活下沉到社區生活的競爭中,無論是資本還是網路公司,都不會輕易言退。
從手法上看,社區買菜延續了網路巨擘們對傳統行業的打擊方式:在資本推動下的燒錢模式來迅速獲客,和打車、共享單車等行業的進入模式如出一轍。在所有關於社區買菜的議論中,大量批評的聲音都是基於道德層面而非公平競爭,也有人認爲既然技術創新不可阻擋,那麼社會不妨對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您已閱讀22%(414字),剩餘78%(14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