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職場

後疫情時代應建立新的職業培訓夥伴關係

在後疫情時代,變革將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到來,企業、政府和工會之間需要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以設計一種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對位於英格蘭北部約克郡谷底(Yorkshire Dales)邊緣的巴爾諾特斯維克(Barnoldswick)小鎮上的勞斯萊斯(Rolls-Royce)員工來說,今年的耶誕節將十分艱難。上月,這裏的員工發起了41年來該公司的首次罷工,以保護這裏因勞斯萊斯重組生產基地而即將流失的350個工作崗位。

如果此次罷工無法爲他們贏得喘息機會,那麼這些員工想在這片以農村爲主的地區找到類似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之後。

罷工支持者提及巴爾諾特斯維克生產基地的歷史意義。這座基地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第一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就是在這裏製造的。歷史可以爲企業文化做出巨大貢獻,但不幸的是,單靠歷史意義不足以拯救這些工作崗位,也不足以拯救歐洲其他地區歷史悠久的生產基地。

您已閱讀24%(362字),剩餘76%(11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