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

書評:從《資本主義的未來》看英國社會的一個癥結

何越:科利爾教授的道德重建觀點——社會母愛主義,將會在西方產生多大影響力?在西方是否有實現的現實土壤?

牛津大學經濟學家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教授在著作《資本主義的未來》中,指出了當前西方的道德困境:無論家庭、企業還是國家,西方公民對這三種組織單元享有的權利過高,而義務太少,問題源頭在於「父愛主義的社會管理取代了社羣主義」。他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式——社會母愛主義 (social maternalism)。

以重建道德爲路,橫跨社會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等多門領域,宏大與細微並舉,以千絲萬縷,科利爾勾勒了從家庭,到企業,到國家,最後到全世界的巨幅學術思潮演化歷史脈絡,提出在各層面均實現理想狀態的道德治理路徑。作爲理想國第35本出版物,從目前的西方政治現實角度而言,這本書的確比較「理想國」。

此書於我的價值,猶如幾年前發現《英國貴族的沒落》(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Aristocracy,David Cannadine著,1990年耶魯大學出版社)一般令人興奮。《英國貴族的沒落》一書確證了我多年對英國貴族早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社會影響力的懷疑;而《資本主義的未來》確認了我對英國社會個人權利過度,而個人對國家無需承擔太多義務的觀察。

您已閱讀10%(503字),剩餘90%(44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