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區塊鏈與數位幣

透析DCEP的現金本質

程實、高欣弘:抓住其「現金」特性的細節,方能正確理解DCEP與我們熟知的電子支付的區別,從而對宏微觀體系即將到來的變革形成客觀認識。

我們往往將央行數位幣DCEP與Libra、比特幣等數位幣比較,而卻忽略其作爲M0(即現金)數位化的本質。從公開資料看,與DCEP擬合度最高的直接對標並非其他,而是現金。數位幣是傳統貨幣基於數字經濟時代的改造,無論在便捷性還是可操作性上,數位幣都比傳統現金更勝一籌。數位化是武器,優勢不言自明,但作爲內核的DCEP「現金」特性卻鮮有人評述。

抓住其「現金」特性的細節,方能正確理解DCEP與我們熟知的電子支付的區別,從而對宏微觀體系即將到來的變革形成客觀認識。從現金的有限兌換性、匿名性、可傳遞性、不可重複花費性以及不可僞造性,我們大致能夠推測出DCEP的頂層設計。

從宏觀角度,DCEP不改變基礎貨幣供應量,既不鼓勵也不抑制商業銀行存貸關係的發生,是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100%備付金要求的傳承,整體呈通膨中性。但DCEP能夠通過追蹤現金流向把握存款準備金增減的來源,對貨幣體系的擴大收縮有更及時的認知反饋。從微觀角度,DCEP介入支付行業之意顯然不在競爭,而是以市場化方式消除冗餘巢狀,打破支付壁壘與市場割裂,實現真正意義上點對點的普惠金融。

您已閱讀10%(474字),剩餘90%(44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