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區塊鏈與數位幣

FT社評:央行數位幣急不得

開發由政府支持的數位幣似乎已是不可避免,但也存在風險,有許多挑戰需要考量,央行不應急著推數位幣。

那場重大金融危機給全球貨幣秩序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催生了比特幣和不計其數跟風的加密貨幣。但直到2019年中期,一個由Facebook主導的財團宣稱要發行自己的穩定幣Libra,官員們才真正開始擔心。這被認爲威脅到了主權國家獨一無二的對貨幣創造的控制權,以至於開發由政府支持的數位幣現在似乎已是不可避免。

上週,中國人民銀行(PBoC)將數位人民幣的試點範圍擴大至包括中國三個最大的城市羣——這些地區總共有4億人口。波士頓聯儲上週四表示,它將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成立一個工作組研究「數字形式央行貨幣可能應用的技術的機會與侷限」。

它們並非個例。在瑞典,現金已幾近消亡,瑞典央行(Riksbank)的數位幣計劃已到了後期。30人小組(Group of Thirty,一個由現任和前任央行行長、民營銀行領域人士組成的組織)最近就這個話題發佈了一份報告。有「央行的銀行」之稱的國際結算銀行(BIS)已在一些主要金融中心建立創新中心(Innovation Hub),研究數位幣和其他技術。

您已閱讀38%(445字),剩餘62%(7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