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成功連任,很可能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能對氣候變化造成重大影響的了。未來十年將決定我們能否避免具有破壞性且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的威脅。如果美國沒有積極參與其中,要成功避免它似乎是不可想像的。即使美國積極參與,也不太可能成功。但關鍵之處在於,如果美國參與,那麼成功將是可以想像的。我們知道該做什麼,也知道我們負擔得起這些行動。如果我們不去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其後果纔是我們負擔不起的。但我們會採取行動嗎?問題就在這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10月份《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有一章重點關注通過「有利於成長和分配的戰略來減緩氣候變化」——即阻止氣候變化——這表明全球政策制定者的觀點發生了轉變。簡而言之,IMF堅持認爲,人類可以兼得魚與熊掌:既可以有更高的經濟收入,又能保證氣候安全。
由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約1攝氏度。按照目前的趨勢,10年後全球平均氣溫可能高出約1.5攝氏度,再過5年可能高出2攝氏度。氣候學家警告稱,到那時,可能已經過了危險的、不可逆轉的氣候臨界點。大多數政府至少會假裝認同。因此,在2015年12月簽訂的《巴黎協定》中,各國承諾將使氣溫保持在上述水準以下,即使它們所做出的承諾達不到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程度。
您已閱讀28%(577字),剩餘72%(14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