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代人是在可能爆發核戰爭的陰影下長大的。我出生在古巴飛彈危機爆發幾個月後,那場危機是人類最接近世界末日核大戰的時刻。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核裁軍運動(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是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
我的孩子這一代更有可能抗議氣候變化,而非核武器。世界領導人也不再那麼憂慮核武器。冷戰時期的特色——核軍備控制談判——已陷入停滯。但這種相對放鬆的心態正在產生一種變態的效果。它似乎正在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更願意承受在彼此間進行軍事對抗的風險。
全球有三處國際對抗,處於其中的擁核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在觸及危險水準。目前最大的風險在中印邊境——近期爆發的衝突已導致21名印度軍人和人數不詳的中國軍人死亡。中美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緊張也在加劇。與此同時,白俄羅斯的危機已經引發對俄羅斯可能進行軍事幹預的擔憂,此舉將使北約(NATO)進入戒備狀態。
您已閱讀22%(386字),剩餘78%(13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