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在亂局中迷失的英國首相

斯蒂芬斯:在無法怪罪歐盟的情況下,新冠疫情很快就證明了鮑里斯•強森和他的親信們的真實水準。

抓住控制權固然很不錯。有時被忘記的是,只有當你明白自己想用權力做什麼時,權力纔有用。在入主唐寧街以來運氣不佳的一年裏,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誤打誤撞地發現了這個道理。強森的個人野心從未超出當上首相。在他最終握住權力的槓桿後,他卻沒有任何類似於「招股說明書」的東西,因此他迷失了方向。

一開始,他似乎認爲英國退歐(退歐派稱之爲「奪回控制權」)將會是足夠的目的。結果,他作爲首相的政績現在要由抗擊新冠疫情的表現決定。在這件事上,所有的決策權自始至終屬於唐寧街10號,沒有人在布魯塞爾對英國政客發號施令。政策和溝通戰略均由首相及其特別顧問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拍板。結果是一片混亂。

最初,強森未能及時意識到威脅的嚴重性,後來又缺乏耐心,在尚未充分控制疫情之前解除經濟封鎖。結果是,英國成爲新冠病毒導致的「額外死亡人數」最高的歐洲國家,英國人對哪些規則已被撤銷、哪些規則仍在實行感到困惑,而政府不得不叫停強森進一步放鬆社會和經濟限制的計劃。他那種標誌性的「自我宣傳」被證明不是致命病毒的對手。

您已閱讀27%(470字),剩餘73%(12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