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5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氫一直被吹捧爲未來的燃料。其批評者稱,它將永遠屬於未來。然而歐盟相信那樣的未來即將來臨。上週宣佈的一項氫能源戰略是一項雙管齊下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將政府、投資者和企業聯合起來,動員各方投資於這種燃料。
歐盟希望到2030年至少安裝40吉瓦的「綠氫」產能——即不使用化石燃料生產的氫。這一倡議無疑是雄心勃勃的,但布魯塞爾進行嘗試是正確的。在爲自己設定了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降至零的目標後,歐盟各國政府必須考慮一切可用的工具。碳中和不僅需要歐洲經濟的徹底轉型,還需要歐洲能源結構的徹底轉型。要解決氣候挑戰,光靠風能和太陽能是不夠的。需要有針對性的政策。在各國政府努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的損害之際,它們應該利用自己的支出能力,去幫助刺激一輪不依賴化石燃料的經濟復甦。德國上月公佈了自己的投資計劃,誓言要成爲氫能源領域的世界領導者。
氫能的吸引力在於,它可以應用於其他綠色燃料沒有用武之地的經濟領域。儘管政府和行業盡了最大努力,但經濟的一些重要領域仍嚴重依賴化石燃料,包括長途運輸、家用供暖和鍊鋼。相對容易運輸和儲存的氫燃料,有助於這些領域的一部分實現脫碳。然而挑戰是雙重的:最常見的生產氫的方法是用化石燃料,而且它仍然非常昂貴。
您已閱讀49%(529字),剩餘51%(5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