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暴露階級之爭

福魯哈爾:「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可能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不僅事關種族正義,還包括經濟包容。

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以及隨後「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遊行成爲全球頭條新聞。但這些事件的較長期政治影響可能比人們預料的更爲廣泛:圍繞種族正義的這些抗議活動,還有可能在美國孕育一場新的勞工運動。

在美國,種族和階級密不可分。數百年來非裔美國人遭受的壓迫,導致較高的貧困和失業水準,以及更爲糟糕的教育結果。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項研究顯示,2016年,一個普通白人家庭的淨資產幾乎是黑人家庭的10倍。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黑人家庭不像白人家庭那樣受益於繼承財富。

近五分之一的黑人家庭的債務超過資產,即便有能力積累財富,他們的資金也是投資於房地產,而非股票——60%的白人家庭持有股票,只有30%的非裔美國人家庭持有股票。這意味著,黑人家庭沒有從美聯準(Federal Reserve)近期提振股市的緊急舉措中獲得很大好處。

您已閱讀23%(406字),剩餘77%(13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