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Lex專欄:躲過初一,還有十五

無論是去年的政治動盪,還是新冠疫情,香港的房地產商都沒有遭受太嚴重的衝擊,但香港經濟正開始發生一種根本性變化。

催淚彈和高壓水槍再次出現在香港街頭。隨著中國「橡皮圖章式」的立法機構準備在週四通過一項關於具有爭議的國家安全法的決議,香港的抗議活動增添了新的緊迫性。無論是去年的政治動盪,還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香港的房地產開發商都沒有遭受太嚴重的衝擊,原因是當地居民抓住低利率和房價下跌的機會買房。但這次不同的是,香港經濟正開始發生一種根本性變化。

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中環(Central)的房價出現上漲。整體房價也僅下跌了1%。本季度的開局更加強勁。由於本地需求保持穩健,4月份房屋交易量上升了近7%。

但對香港的開發商而言,帶來最豐厚利潤的是商業地產、酒店和豪華住宅。在購買這些房產的非本地買家中,近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內地。由於新冠疫情以及政治動盪令內地投資者望而卻步,香港的商業地產銷售在今年第一季度跌至零,這是十多年來的首次。剩餘的三分之一非本地買家——外籍人士和外國投資者——現在的投資積極性越來越低。

您已閱讀45%(395字),剩餘55%(4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