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中私隱保護應讓位於集體行動

高博德:疫情肆虐期間,放寬人們對待數據私隱的態度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從中能否得到一些在正常情況下也適用的經驗?

本文作者爲新加坡星展銀行(DBS Bank)執行長

2月11日,當東南亞最大的銀行星展銀行獲悉銀行內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時,我們立即採取了行動。在得知我們新加坡總部的一名員工被確診爲新冠肺炎患者後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疏散了整層樓的員工,讓他們回家。

即便如此,我們的員工仍然感到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當時,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態勢仍處於早期階段,禁止所有人進入辦公室工作似乎是一種生硬的應對方式。

您已閱讀13%(223字),剩餘87%(14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