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何日再享受「可控的發瘋」?

庫柏:居家避疫從反面突顯體育賽事對精神健康的益處。和其他球迷一起看比賽,你可以拋掉個性,擺脫顧影自憐,享受一種「可控的發瘋」。

2005年2月,美國作家杭特•S•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開槍自殺了,四天前,他用黑色記號筆寫過一張題爲《足球賽季結束了》的便條(他指的是美式足球):「沒比賽了。沒炸彈了。不能散步了。沒樂子了。不能游泳了。67歲。50歲後又過了17年。比我需要或想要的多出了17年。無聊啊……”

現在,大家的足球賽季都結束了。世界各地的體育賽事都因這場大流行病而暫停了。這顯然不是眼下最大的精神健康風險。

法國學者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1897年出版的《自殺論》(Le Suicide)——針對無論什麼主題的最早的嚴肅社會學研究之一——中指出,在經歷了境況的突然變故後,有些人會選擇自殺。

您已閱讀15%(307字),剩餘85%(1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