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有人目睹一輛救護車開進了我居住的小區,將一位病人接去國家傳染病中心。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彷彿在小區鄰里羣投下了一枚炸彈,有人說這是一個疑似病例。未得到確實訊息的鄰居們都顯得十分緊張——「我們暴露在病毒之下了!」「受影響的電梯消毒了嗎?」「患者居住在哪一棟樓?去過哪裏?」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這是我經歷的第一次「小區新冠肺炎恐慌」。小區目擊者鍥而不捨在小區管理處追問訊息,終於在傍晚時分發來電郵解釋,原來是一位正在執行居家通知(Stay-home Notice)的人感覺不適,所以叫了救護車。
從3月21日起,新加坡擴大了需要執行居家通知的人員範圍。所有從海外返回的新加坡居民,以及短期訪問者,不論是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都會收到政府簽發的居家通知,需要嚴格在家裏呆足14天。執行居家通知者每日會收到簡訊,要按照要求上報位置;還會收到不定時的電話檢查和上門檢查。違反禁令,徑自走出家門的會受到檢控。「居家通知」是一種預防措施,與對來自高風險地區者執行的14天強制隔離令有所不同,新加坡目前有超過7000人在執行居家通知,呆在家裏足不出戶。
當小區的人瞭解到,只是海外返回的正在執行居家通知的人感到不適之後,多少鬆了一口氣。物業管理處及時清潔了電梯和有關公共空間,隨後又請來專業消毒公司來消毒。今天再次發佈訊息說,昨天的患者經測試爲陰性。大家這才放下了心裏的一塊兒大石頭。當人們能夠在事件發生後,迅速得到有關訊息,那麼不實傳言和恐慌就會及時止步,沒有了蔓延的餘地。
您已閱讀30%(631字),剩餘70%(1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