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新加坡疫情下的生活筆記(3.23):「外封」會是一個轉折點嗎?

徐海娜:這項類同於「封國」的邊境管制措施,就像是一個轉折點。最掉以輕心的人都開始願意做出自我限制,我們的生活也許會因疫情而有很多不同。

最近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相繼採取了「封城」和「封國」措施,儘管這種「封」和中國的「封」不太一樣。坊間一直有傳言說,新加坡要在上個週末「封國」。上週五的時候,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還出來專門澄清說,新加坡不會全面封國(「Can I just make it very clear - there is no lockdown」是他的原話)。

但是昨天早上很多媒體便公佈了邊境進一步加強管制的措施,雖然政府宣佈政策的時候,從未使用「封鎖「(lockdown)這個詞語,但仍被有的中文媒體認爲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封國」。

因爲從今天晚上11點59分起,所有短期訪客都不準在新加坡入境或者過境中轉。工作準證持有者也受到影響,只有在新加坡基本服務領域工作的準證持有者(和他們的家屬)能夠入境或返回。而且所有返回新加坡的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長期準證持有者都必須隔離14天。在升級邊境管制措施之前,在新加坡工作的持各類準證的外國人早已不敢再離開,因爲離開前必須經過批准,如果徑自離開,可能就無法再次入境了。

您已閱讀18%(451字),剩餘82%(20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