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

書評:皮凱蒂新書《資本與意識形態》

拉詹:解決不平等需要全新政策,而不是已被證明不可取的舊政策。該書中的大量研究值得學習,但其解決方案需要商榷。

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在2013年出版了頗具影響力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那本書的書迷也會喜歡現在這部衆人期待已久的續作。這本書甚至更有分量(按照字面意思也是如此:這本書的英文版本有逾1000頁),它展示了大量的學術成果,而且充滿了對我們這個世界的憤怒之情。

在這本書中,作者對歷史上一些鮮爲人知的、爲反抗社會不平等而發動的起義——如海地革命(Haitian revolution)——進行了精彩的敘述,也講述了一些如法國大革命這樣更廣爲人知的起義中的有趣細節。然而,就呼籲各國實施大規模的再分配計劃以減少社會不平等而言,這本最新的著作將很難說服除其忠實追隨者以外的人。

《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and Ideology)這本書並不缺少雄心壯志。皮凱蒂將歷史上的種種社會制度——如奴隸制、封建主義、殖民主義和種姓制度——統稱爲「不平等制度」。在他眼中這些制度的特質是什麼也就不出人意料了。他利用歷史資料繪製出了每一種制度下收入和財富的分配圖,並展示出當今的情況與早些時候那些令人憎惡的情況有多麼相似。顯而易見,他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我們還沒有爲自己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不安,我們應該感到不安。

您已閱讀13%(553字),剩餘87%(36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