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疫情也是一場突發經濟事件

沃爾夫:作爲最後的借款人和消費者,政府必須發揮作用,支撐家庭收入、保障企業免受需求崩潰的影響,防止經濟陷入蕭條。

這場大流行病並不出人意料。但現實總是與預期不同。它不僅僅是對健康的威脅,它也可能是一種比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經濟威脅。應對這一威脅需要強大且明智的領導。各央行開了個好頭。現在責任落在了政府身上。它比任何其他事件都更好地說明,一個由能夠區分專家和騙子的人領導的優秀政府爲何對公衆如此重要。

一個核心問題是,這場突發衛生事件會有多嚴重以及將持續多久。一種希望是全國封鎖(如西班牙)或封鎖一國部分地區(如中國)將消滅這種病毒。然而,即使一些地方取得這一結果,也不會是所有地方都這樣。另一個極端是全球可能多達80%的人口被感染。按照1%的潛在致死率計算,這可能意味著還將有6000萬人死亡,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外這場災難可能持續一段時間: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爆發了三次,歷時一年。然而,更有可能的結局是在二者之間:死亡率更低,但這種疾病也不會消失。

如果是這樣,世界可能要到2021年某個比較晚的時候纔會恢復到危機前的行爲。年輕人可能會更快恢復正常行爲。但年紀較大的人就不會了。此外,即便少數國家確實消滅了這種疾病,它們也將保持針對其他國家的隔離檢疫措施。總而言之,新冠疫情的影響可能是嚴重和長期的。至少,政策制定者必須據此做出規劃。

您已閱讀28%(522字),剩餘72%(13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