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間3月12日(星期四),美國三大股指盤中觸發熔斷機制,這是一週以來的第二次熔斷,當日跌幅9.51%,2月19日-3月13日,美國標普500指數由3392.15歷史高點下滑至2480.64,跌幅達到26.7%,步入技術熊市;市場恐慌程度不亞於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最嚴重時期,3月12日美國「恐慌指數」(VIX)飆升至75.47,接近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80.86,處於歷史第四高位。
投資者恐慌情緒受疫情蔓延影響。2月19日以前,從歐美相關資訊及海外市場表現看,海外投資者對於「新冠疫情」能獨善其身。但2月19日,中國以外地區新冠確診人數突破1000人且快速增加,義大利、伊朗等地區疫情快速蔓延,海外投資者「如夢初醒」,世界衛生組織也不斷發出疫情警示,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美股重挫、金融環境收緊,並帶動黃金下挫,投資者紛紛湧入流動性較好的有息資產國債,其中美債、歐洲收益率大幅下挫。
3月2日,中國以外地區確診病例突破一萬例,受疫情波及的國家快速增加,蔓延勢頭正盛,投資者對疫情擔憂持續發酵,歐美風險資產、避險資產同步暴跌,這是市場金融環境短期快速收緊的特徵,白宮連續兩次「敦促」美聯準降息抗疫,3月3日美聯準超預期降息50個基點,但美聯準降息「藥不對症」,未能有效阻止恐慌情緒蔓延,市場劇烈波動,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0%,創出歷史新低。
您已閱讀14%(580字),剩餘86%(37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