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疫情後公司利潤率將承壓

福魯哈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露出太多問題,即便在疫情過後,美國公司的利潤率可能也難以重返過去幾年的水準。

如果上週的市場暴跌能讓我們吸取一條簡單教訓的話,那就是複雜性蘊含脆弱性。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向我們展示出我們高度互聯的經濟和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就像2011年日本海嘯和泰國的洪水曾嚴重影響汽車和電子行業或者1999年臺灣大地震讓半導體行業停擺一樣。

這一次,導火索是一場從中國向外蔓延的疫情,中國仍是世界工廠,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此際,美國政治正處於動盪中,各市場和經濟體正處於橋水對沖基金(Bridgewater hedge fund)創辦人雷•達里奧(Ray Dalio)最近所稱的「範式轉換」(paradigm shift)中。這是一個新時期,絕大部分舊的規則將不再適用。

高盛(Goldman Sachs)上週警告投資者,預計今年美國公司的利潤增速將爲零,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影響日益加劇。但我不清楚,在疫情結束和美國11月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之後,大企業的利潤增速預計會是多少。

您已閱讀22%(390字),剩餘78%(14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