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疫情讓留學陷入寒冬?

肖經棟: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加劇國際教育的降溫,但疫情所暴露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會刺激新的留學需求。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中國社會日常運轉秩序,中國學生在家裏度過了前所未有的長寒假。而隨著疫情的蔓延,中國學生前往海外留學變得更加麻煩,標化考試暫停,學籤被取消。

和2003年的SARS相比,新冠肺炎對留學的影響程度和深度更大。一方面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超過了SARS:全國性的封城、開學時間推遲著實罕見;另一方面在於2003年《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才頒布實施,本科留學在當時並沒有成爲社會熱門現象,而現在本科留學則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

2003年頒布實施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讓國際學校、國際部在中國有生存的法律依據。在2009年後,中國的國際教育開始大爆發,本科出國留學人數持續成長。不過,從2018年開始,國際教育熱開始降溫。2019年雖然本科出國留學人數還在成長,但從美國2019年的門戶開放報告來看,2018-2019學年,近37萬中國學生在美國就讀,比上一學年增加了1.7%。不出意料的話,今年出國留學人數會停止成長甚至減少。

您已閱讀16%(429字),剩餘84%(2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