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Lex專欄:新冠疫情加大中國銀行風險

銀行發放新貸款支持復工困難的企業時,監管機構要求其容忍不良貸款,一些「高風險」小型放貸機構可能也有待其拯救。

中國各地的餐館、酒店和寫字樓空空蕩蕩。隨著冠狀病毒傳播,數千萬人被隔離在家中。中國央行已降低了基準貸款利率。大型貸款機構預計也會放鬆信貸,即使它們面臨著問題貸款激增多達1.1兆美元的局面。

標準普爾預計,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貸款將上升至去年的四倍。若疫情比預測的嚴重,不良貸款總額還會更高。

疫情爆發前,中國工商銀行(ICBC)和交通銀行(BoCom)等六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徘徊在2%以下。整體而言,這六家銀行的市值約爲賬面價值的一半,接近歷史低點。股價較低和國家所有使它們的股票有一種安全感,即使較低的利率侵蝕了它們的收益。

您已閱讀42%(267字),剩餘58%(3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