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在上個月曼哈頓的交通雜訊中,你可以聽到笑聲。高盛(Goldman Sachs)竭盡全力來辦好它的首個投資者日。競爭對手銀行家被逗樂了,而不是嚇壞了。「他們只有這些嗎?」有人嗤笑了一聲。執行長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領導的推銷活動,和蘋果(Apple)的所有產品發佈會一樣順暢。但其低調的抱負——集團盈利僅比資本成本高几個百分點——表明該行的衰落有多嚴重。
在本世紀頭十年,高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投資銀行。各國元首都向其老闆獻殷勤。它的股票評級高得驚人。在金融危機期間,敵意取代了敬畏。《滾石》(Rolling Stone )的記者馬特•泰比(Matt Taibbi)憤怒地寫道,這家銀行是「一隻纏繞在人類臉上的巨大吸血烏賊」。
杭特•S•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可能會寫下這樣的句子,如果這位荒誕新聞之父上過經濟學課,而不是喫迷幻藥的話。但是,泰比的批評就像其主題一樣過時。他的言下之意是,在熱衷於建立關係網路和從資產泡沫中賺取租金方面,高盛是特別的,但這些是銀行家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共同追求。此外,泰比擔心什麼都不會改變,事實證明他錯了。
您已閱讀23%(490字),剩餘77%(16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