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黑天鵝」下,餐飲業的現金流危機何去何從?

李峯、張一愫:疫情衝擊下,平時被視爲擁有優秀現金流的餐飲企業,更需要加強現金流管理,在資金需求方面做好預測,防止資金鍊斷裂。

從中國農曆春節前就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極度依賴客流量的連鎖餐飲企業收入大幅下滑,但它們仍要承擔高額的房租支出和人員成本。

餐飲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開源節流。在產品端積極開展外賣+自提的業務模式,同時和社區合作消化原材料庫存;與此同時,壓縮一切不必要成本,尤其是在佔收入比例高達30%以上的人員成本和租金成本方面。政府方面應當出臺階段性的政策,比如房租補貼、五金減免或緩交、稅收優惠、企業免息貸款等等,以減輕企業當前的現金壓力。

這次疫情的衝擊也帶給市場一些思考,尤其是平時被視爲擁有優秀現金流的餐飲企業,更需要加強現金流管理,留足現金儲備,在資金需求做好充分預測,防止資金鍊斷裂。

您已閱讀9%(288字),剩餘91%(27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