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脫鉤」爲何成爲新熱詞?

拉赫曼:全球化曾被認爲不可逆轉,而如今,各國政府出於經濟和戰略考慮,尋求減少對外國市場和技術的依賴。

幾十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都根據這樣一種假設運作: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無論意識形態上存在何種分歧,美國與中國、俄羅斯與英國這樣差異巨大的國家,都基於不斷擴大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流動採取相似的政策。

但美中之間日益加劇的競爭,加上全球貿易戰的爆發,已經逆轉了這一進程。如今的流行詞不再是全球化,而是「脫鉤」(decoupling)。其基本含義是,出於經濟和戰略的綜合考慮,各國政府將尋求減少對某些外國市場和技術的依賴。

如今領導這一進程的是美國的川普(Trump)政府。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的一項明確目標是,鼓勵部分工業生產和供應鏈的迴流。美國還在打擊被視爲安全威脅的技術進出口——最明顯的是禁止中國電信設備公司華為(Huawei)購買美國零組件和晶片。隨著中國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越來越難以找到工作和學術職位,這種科技脫鉤也越來越可能延伸至個人身上。

您已閱讀24%(374字),剩餘76%(12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