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中國市場能轉向可持續棕櫚油嗎?

柯卡:新興市場的需求將對油棕的種植方式以及森林和野生動物的存續產生巨大影響。

印尼再次大火熊熊,矛頭再次指向棕櫚油行業。用來爲種植園清理土地的大火不僅破壞了蘇門答臘猩猩和犀牛等極度瀕危物種的棲息地,而且還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過去10年,關於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業破壞性生產的宣傳提高了消費者的意識,供應鏈,至少是與西方市場相關的供應鏈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一直走在前列的歐洲正考慮 禁止使用不可持續的棕櫚油來生產生物燃料,而一些美國品牌已決定要麼淘汰棕櫚油,要麼只使用獲得了可持續棕櫚油圓桌會議(RSPO)可持續認證的產品。

但其他市場對不可持續的棕櫚油需求的成長,大大抵消了這些積極變化。作爲印尼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棕櫚油消費國之一,中國發揮的作用超出其他任何國家。2000年以來,中國棕櫚油進口成長了三倍多,2019年進口量達到630萬噸。據RSPO統計,目前中國的需求每年成長約10%。

您已閱讀19%(356字),剩餘81%(14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