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關係

「五頂帽,一面旗」:1949年以來的中蘇(俄)關係

錢鋼:若論國與國之親疏冷暖,乃至愛恨情仇,中蘇(俄)這對最初的兄弟、之後的死敵,最近的戰略伙伴可謂奇葩,我們以中國官媒上之「語象」做一梳理。

【編者按】本文爲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錢鋼先生「語象筆記」之一。「語象」,即語言現象,如同氣象,可以觀測。中國官媒語言尤其具有觀測價值。多年來,錢鋼先生通過持續的語象觀察,分析了語言背後的動力源——政治。

若論國與國之親疏、冷暖,乃至愛恨情仇,以下的故事堪稱奇葩。這裏有五頂次第亮相的帽子:「蘇聯老大哥」;「赫魯雪夫修正主義」;「社會帝國主義」;「改革與新思維」;「戰略協作夥伴」;

還有一面穿越時空的旗幟:「列寧主義」。

您已閱讀2%(212字),剩餘98%(104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