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盟

歐洲必須設立自己的網路框架

斯蒂芬斯:歐洲如果不想在數字世界的競爭中掉隊,就必須建立起有別於美國和中國的網路規則框架。

不久以後,一個新團隊就要在位於布魯塞爾的閃亮的歐盟委員會大樓亮相。在德國政治人士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領導下,這個團隊將尋求加快經濟成長,並在一個不穩定和難以預測的世界中使歐洲的影響力最大化。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歐洲應該爲數字經濟建立一個清晰的框架——一個讓科技企業在歐洲人制定的條款下蓬勃發展的生態系統。

現在大家都在擔憂網路的分裂。美國奠定的模式正受到中國「圍牆花園」的挑戰。俄羅斯和其他專制國家也在追隨中國的腳步。歐洲監管機構一直在挑戰美國科技巨擘的反競爭行爲,並要求它們交的稅要說得過去。

對於那些不認爲冷戰標誌着歷史的終結和美國永久霸權的人來說,這種分裂似乎總是不可避免。儘管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和Facebook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巨大的企業影響力,但國家政治和文化的偏好有時會發揮作用。網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已經變得如此重要,不再只是一羣美國西海岸超富自由主義者的所有物了。

您已閱讀25%(425字),剩餘75%(12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