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出現了一種新的報復形式:人民幣。週一,人民幣跌破1美元兌7元人民幣的水準,標誌着人民幣匯率的10年新低,突破了被視爲具有象徵意義的水準。然而,這並不是中國經濟存在致命疲軟的跡象,也不是貨幣政策的根本轉變。就在幾天前,美國宣佈對剩餘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因此此舉明確表明,中國政府準備以人民幣爲武器,讓這場貿易戰打下去。
中國人民銀行(PBoC)似乎爲當前人民幣「破7」做好了充分準備。中國央行發表了一份聲明,指出保護主義和關稅是人民幣貶值的一個原因。它強調自己「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這似乎是完全公平的。貨幣疲軟是貿易戰升級的合乎邏輯的結果。此外,儘管被加徵了關稅,中國今年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繼續擴大。歷經多年下滑後,更廣泛的經常賬戶盈餘也再次開始增加。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外匯儲備穩定在約3兆美元左右,表明不存在持續的資本外流,人民幣也沒有承受顯著壓力。
中國經濟雖然在放緩,但到目前爲止在貿易爭端中表現得相當不錯。貿易流量有所下降,但轉向在更大程度上以消費爲導向的經濟的趨勢,減輕了貿易疲軟對整體經濟成長的影響。而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逐漸放緩,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收入持續趨同是相符的。如果中國的意圖是競爭性貶值以刺激出口成長,那將需要更大幅度的匯率變動。相對於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人民幣幾乎沒有變動。
您已閱讀55%(596字),剩餘45%(4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