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如何在去全球化時代做投資佈局?

福魯哈爾:在今天的貿易戰開始之前數年,全球化就已達到頂峯並開始停滯。最聰明的資本家已經在思考去全球化時代的基本投資理論。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告訴我,他最喜歡的投資不是押注美國本身,而是押注美國公司繼續在全球範圍內輸出資本主義的能力。

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持有的股票,如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可口可樂(Coca-Cola)、卡夫亨氏(Kraft-Heinz)和寶僑(Procter & Gamble)等,都是全球特許經營的巨擘。其成長越來越依賴於新興市場,同時它們仍然支付著穩定的股息。巴菲特在2012年表示,它們甚至比美國國債更安全。

短短几年時間,情況竟會有如此大的不同。拋開不談包括卡夫亨氏在內的各個公司最近所面臨的挑戰。如今,以美國跨國公司股權作爲對沖的一整套理念都遭到質疑。跨境業務在未來幾年該如何開展現在都變得相當不清楚,或者說在某些行業到底還會不會開展。

您已閱讀20%(365字),剩餘80%(14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