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致力於建築古蹟保護的民間慈善組織。基金會於1965年在義大利成立,現總部位於紐約。過去的50多年中,基金會在全球90個國家參與了逾600個古建築修復項目,包括:1966年威尼斯洪災後的建築保護、龐貝古城的修復、印度泰姬瑪哈陵的維護管理、柬埔寨吳哥考古公園的維護、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寧壽宮花園(乾隆花園)的修復等。基金會平均每年投入800-1000萬美元資金,用於世界各地的建築古蹟保護,其資源投入最多的國家分別爲義大利、英國、中國、墨西哥和法國。
2019年5月初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開幕期間,英國藝術家埃德蒙•得•瓦爾(Edmund de Waal)在威尼斯具有500年曆史的猶太人聚居區(Jewish Ghetto)舉辦名爲「詩篇」(Psalm)的個展。作爲歐洲最早的猶太人聚居區,威尼斯的猶太人聚居區是基金會在威尼斯所修復的重要古建築區域之一。埃德蒙•得•瓦爾的展覽將公衆的視野再次帶到這片十六世紀威尼斯最貧困的猶太人居住區,重現了猶太文化的文學和音樂傳統,以及這批古建築所經歷的滄桑。
義大利是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的發源地,包括威尼斯、羅馬、龐貝等地的建築古蹟修復項目多達80個,數量上爲基金會在全球之首。義大利的古建築保護也爲基金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被專家團隊推廣到世界其他地區。在基金會即將迎來55週年紀念之際,FT中文網《談藝錄》與執行長麗薩•阿克曼女士(Lisa Ackerman)回顧了基金會在義大利的重要古建築保護項目,並討論了地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對於水城威尼斯未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