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是英國結構生物學家, 因爲對核糖體亞基結構,以及核糖體辨識基因編碼方式和功能的研究,與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和美國科學家托馬斯•施泰茨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兒化學獎,2015年當選爲英國皇家協會(即英國科學院)會長。他1952年出生於印度南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爲印度傑出的科學家,妹妹爲劍橋大學醫學教授,妻子是插畫藝術家。他於1971年取得印度巴羅達大學物理學本科學位後,到美國留學, 1976年獲得美國俄亥俄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6-1978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生物學研究生學位,1978-1982年在耶魯大學化學系從事核糖體方面的博士後工作,現主持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2019年,他出版自傳《基因機器》(Gene Machine),記錄了美歐各國基因研究的發展過程。他曾多次來華,至清華、浙大、國科大等講學。7月4日,他在倫敦的英國皇家協會辦公室接受了我的採訪,漫談諾獎、科學研究心路,基因編輯及其社會應用、中美脫鉤、中英科技合作前景等。他待人謙遜而隨和,大家都稱呼他「文卡」。
本訪談實錄分兩部分發表。文卡在下部分訪談中表示,基因工程的最新技術可以治療某些基因缺陷,但其使用一定要在確保技術安全和社會認可的情況下遵照法規實行。
對於中美脫鉤的風險,文卡認爲,這是一種文化、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衝突,需要彼此對話,才能協調。美國應該認識到中國希望成爲全球領先的雄心,中國也應該認識到西方的緊張感,因爲雙方的體制非常不同。而英國非常希望和中國合作,但是如果涉及國家安全,英國要被迫在其盟國(比如美國和歐洲)與中國之間做出選擇的話,「英國會選擇美國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