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數位幣的全新挑戰,經濟學家分兩類,一類嗤之以鼻,認爲數位幣屬於投機泡沫不值一提;另一類則謹慎接受,開始前沿的探索性研究。隨著數位幣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加入第二陣營。爲此FT中文網推出「經濟學家眼中的數位幣」系列文章,意在歸納總結經濟學界對數位幣的前沿性研究,作爲數位幣的經濟學研究上的梳理總結,爲感興趣的研究者提供一個有用的參考和借鑑。本文爲該系列文章中第一篇。
經濟學顯然是一門重要的社會學科。從亞當斯密算起,經濟學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既完整又成熟的科學體系和研究方法, 可以對絕大多數經濟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但是,經濟學家的看法經常相互矛盾,他們的預測準確率不高, 其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學所研究的人類經濟活動本身具有高度複雜性、持續的非理性,以及不斷變化的動態均衡。
經濟學家對現象的合理解釋和成功預測,必須建立在完善的理論和完整的數據的基礎上。 而理論和數據,都需要長期探索和積累。一套理論從提出到完善再到最後用於實踐,動輒數十年,因此,經濟學是一門「慢熱」的學科。這一點可以從諾貝兒經濟學獲獎者的年紀看出。
您已閱讀5%(480字),剩餘95%(96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