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特斯拉在官微發起的國產特斯拉猜價格的活動引起了網友們廣泛的興趣,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32.8萬的價格讓網友們紛紛吐槽,國產價格和進口價格僅相差5萬,還不包括基礎的輔助駕駛功能。小鵬汽車的創辦人何小鵬則在微網誌上直言國產特斯拉在技術和成本上都不具有優勢,毫無競爭力。作爲外資新能源汽車「中國製造「的先鋒,面對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特斯拉的路看起來並沒有馬斯克設想的那麼容易。
(文首照片說明:特斯拉CEO馬斯克在北京)
從特斯拉1月新工廠開建到上海車展上各大傳統外資廠商紛紛宣佈加大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2019年外資車企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吹起了「集結號」。大眾宣佈將在兩年內引進30款電動車型,並且一半將會在中國實現量產;通用汽車表示將2023年之前在華推出20款新能源車型,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動;BMW則在前不久與長城汽車簽署了關於建立合資公司的合作意向書,宣佈在中國生產MINI純電動車。終於,壟斷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外資品牌停止了觀望,在中國大規模減少補貼的第一年,投入了滾滾的新能源車浪潮中。
您已閱讀18%(453字),剩餘82%(20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