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美「科技脫鉤」比貿易摩擦更可怕

董潔林:相比貿易摩擦,中美科技脫鉤給中國的衝擊更深遠更嚴峻,眼下中美之間缺乏的是當年李政道先生那樣的、同時熱愛兩個國家的「科技外交家」。

科技創新史學者董潔林是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長期關注中美科技交流。近日她連續撰文,表達對中美緊張關係可能導致兩國「科技脫鉤」的擔憂。在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她說,相比於貿易摩擦,中美科技脫鉤帶給中國的衝擊更深遠、更嚴峻,眼下中美之間缺乏的是當年李政道先生那樣的、同時熱愛兩個國家、能同時回應兩方關切的「科技外交家」。以下是我們的採訪實錄:

FT中文網:您長期觀察中美高科技界,最近爲《知識分子》連寫《美籍華人:大國博弈的替罪羊》《再談大國夾縫中尷尬的人》兩文,聚焦於中美摩擦背景下在美工作生活的華裔人羣,尤其是科學家羣體。您對這個羣體目前的境遇怎麼看?

董潔林:我的感覺是,美國這麼嚴厲地對待科學家,這種情形大概只有在1950年代麥卡錫時期發生過。在美國多年,在我的觀察中,科學家羣體一直受到優待,受到尊重,怎麼說也是社會的寵兒。

您已閱讀9%(374字),剩餘91%(39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