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印關係

莫迪連任後的中印關係依然總體向好

蘭順正:莫迪連任一定程度上靠民族主義,美印走近也影響中印關係,但中印間積極因素對兩國關係的促進作用更明顯。

據《印度時報》24日訊息,印度選舉委員會公佈的即時計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理莫迪率領的人民黨陣營大獲全勝,其「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人民院(議會下議院)超過340 個席位。其中人民黨獨攬290多席。無疑,莫迪成功連任以後,未來中國與印度的關係走向成爲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在筆者看來,未來中印之間依舊會存在一些矛盾,但是總體向好。

從消極因素來看,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以及同美國的走近是中印關係的障礙。

首先此次莫迪的繼續當選,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民族主義」。去年12月,在拉賈斯坦等五個邦的地方選舉中,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全部敗選,可謂一敗塗地。今年1月,莫迪民望支持度由2017年高峯時期的65%大幅下滑至46%,更令外界認爲莫迪連任之路堪憂。當時有分析指出,莫迪未能兌現2014年做出的「通過提振製造業,創造就業機會」的承諾是主要原因,據一份政府未公開的官方調查顯示,2017-2018年度,印度失業率爲6.1%,成爲45年來的最高點。獨立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推算稱,僅2018年,印度就減少了1100萬個就業崗位。對此,莫迪的競爭對手拉胡爾,則對貧困階層許諾,將保障全年7.2萬印度盧比的家庭收入,如果家庭年收入達不到這一標準,政府將直接補貼不足部分的金額。這一規劃涉及5000萬家庭,受到低收入羣體歡迎。

您已閱讀25%(550字),剩餘75%(16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