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誰在治理歐盟?

庫柏:歐盟的重大決策並非由布魯塞爾的官僚或歐洲議會做出,而是由各成員國領導人協同做出。

這是過去10年形成的一種儀式:28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布魯塞爾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所在地歐羅巴大廈(Europa building)外鑽出豪華轎車;他們對著電視攝影機說些陳詞濫調,然後和同僚們打招呼,有時還會行親吻禮,或者用拳頭相互碰一下。他們互相直呼其名:即使一個小國新上任的總理也必須鼓起勇氣直呼德國總理「安格拉」(Angela)。然後是進行閉門會議,在深夜晚餐過後,他們達成妥協:比如,是讓希臘獲得紓困,還是允許英國推遲退歐。盧克•範米德拉爾(Luuk van Middelaar)在他論述歐盟的新書《Alarums & Excursions》中描述的這一幕,準確地反映了歐洲權力的現狀。

現在出現了很多過於興奮的討論,稱下週的歐洲議會選舉將決定歐盟的未來。但事實上,即使民粹主義政黨崛起,歐盟也混得下去。近年來,我們即興打造了一個對我們這一代大多數歐洲人都行之有效的歐盟。我們現在擁有了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所稱的「各國的歐洲」——重大決策並非由布魯塞爾的官僚或歐洲議會做出,而是由各成員國領導人協同做出。

「各國的歐洲」的崛起並非計劃的產物,且很大程度上是未經宣佈的。它經常被淹沒在歐洲聯邦主義者與脫歐派之間無休止的吵鬧中。然而,這兩個羣體都已經被邊緣化。他們仍每天用自己的宣言——比如聯邦主義者建立一支歐洲軍隊的幻想——互相挑釁,但是兩派都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您已閱讀28%(617字),剩餘72%(15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