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升級的一個原因在於雙方的認知分歧,川普將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差額理解成兩個公司之間的盈利競爭,認爲中國出口商支付的關稅充實了美國國庫,認爲打貿易戰美國穩贏,認爲中國的崛起搶走了美國製造業的工作。儘管雙方貿易談判進展有順利的一面,但是跟蹤外媒報導就會發現,在貿易採購,技術專業,產業政策和政府補貼等核心議題上,認知分歧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跡象。
川普5月5日上午在推特上表示要升級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之時,我正在美國奧馬哈參加巴菲特年度股東大會。爲此我精心準備了十期「顛覆你對巴菲特的認知」的講座,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解釋爲什麼絕大部分人對於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和行爲的認知並不準確。其中一小部分內容早已發表在FT中文網《量化投資趣談》系列文章裏。
只要觀察一下近期WeChat羣的討論就會發現,圍繞貿易衝突情緒性的言論此起彼伏,基於紮實研究的討論幾乎沒有,認知分歧在不斷擴大。今天,我來聊聊歐美學者對於貿易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幫助大家梳理一下常見的觀點是否靠譜。丘吉爾有句名言「謊言都繞了半個地球了,真相還沒穿好褲子呢」,世界過於複雜,真相難尋,中美貿易衝突的未來走向也非常難以預測,但我們必須時刻更新對於已經發生事件的認知。要避免成爲摸象的盲人,陷入毫無思考價值的WeChat羣紛爭,就必須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您已閱讀8%(554字),剩餘92%(62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