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巴黎政治大學校長:看重對世界有好奇心的學生

彌雍表示,社會科學最重要的意義是培養有見地、能夠積極參與並改變社會的公民。巴政在錄取時看重學生的好奇心、對世界的興趣,與參與感。

創立於1871年的巴黎政治大學(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 Sciences Po,下文簡稱「巴政」) 是一所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的人文社科類大學,其政治與國際研究排名世界第三位(QS 2019),二戰後8位法國總統中的6位都曾在此學習。巴政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目前它與中國境內14所高校建立了學生交流項目,在校學習的中國學生數量在過去五年內成長了25%。

巴政校長弗雷德裏克•彌雍(Frédéric Mion)繼2014年後第二次來到中國,在與FT中文網的訪談中,他首先表示驚訝於五年間AI等新科技公司在中國的興起,並逐漸佔據了每個人生活的大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科技的日常應用上,中國比法國、西方先進得多,就像是你們跳過了中間階段,比我們早邁出了一步。」

他多次提及,作爲傳統人文社科名校的巴政,正與包括中國多所名校在內的學校進行跨學科跨領域合作,合作解決氣候、健康、技術等人類共同面對、而社科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彌雍表示,雖然巴政的使命是爲世界培養未來的領袖,但是社會科學最重要的意義,應是培養有見地、能夠積極參與的公民,他們同樣有能力改變社會。因此,在突出的學術能力之外,巴政在錄取時,還看重申請人的好奇心、對世界的興趣,與參與感。

您已閱讀26%(553字),剩餘74%(15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