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朝聖巴菲特,應該取回什麼真經

黃凡:爲什麼巴菲特投資中國公司能成功,而國內投資人在A股只收獲疲憊與焦慮?巴菲特是「投資好公司」,而國內投資人僅僅是「炒股票」。

一年一度全球投資圈「朝聖」盛會——以89歲的「股神」巴菲特爲主角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年會已於近日在美國一個偏僻的小鎮——奧馬哈勝利召開,本次的年會同樣成爲了一場中國人主導的「派對」,筆者的許多投資界的朋友都去了「聖地」奧馬哈,並不斷實時在朋友圈分享「聖地」的見聞,傳播價值投資的「真經」。

然而,有趣的是,國內許多投資人形式上尊崇巴菲特的同時,往往在實際上「拒絕成爲巴菲特」(參見作者先前撰文)!

這一次的年會上,巴菲特表示:有好項目就會去中國。他還故作神祕地說,「有些中國企業很有趣,現在不能透露,過幾年告訴你」。巴菲特同時透露其在中國市場的選股標準:只有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而且能穩定成長的企業才能進入其研究範疇。

您已閱讀11%(330字),剩餘89%(27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