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選在即,印度的全國性辯論充斥著政治博弈論的腔調。這些辯論聚焦於各路政客互相競爭的民粹主義、就業創造、農民困境、銀行業危機、宗教極化以及巴基斯坦的手段,偶爾也涉及如何在地緣政治棋盤上最有效地對抗中國。
在政治競選活動的喧囂之中,我們有理由停下腳步,把目光放到幾十年以後,展望2050年的印度,想一想如何找到一條最好的途徑,讓印度釋放出其潛在的活力。
按目前的成長趨勢,可以肯定地說,到2050年,印度的經濟規模將達到28兆美元,是目前2.8兆美元的10倍。這意味著人均收入達到1.7萬美元——略低於希臘目前的水準,但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將遠遠高出該水準。這樣的成長將產生深遠影響,不只是對在印度經營的企業,對金融市場的社會指標來說也是如此,因爲印度將變成一個資本輸出國,而且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其外匯儲備規模將逼近全球排行榜榜首。
您已閱讀22%(364字),剩餘78%(12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