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尋覓諍友:致敬四十年來中美夥伴關係中的「建設性批判者們」

王鵬:美國諍友的「逆耳忠言」,往往比簡單的「說好話」、「誇中國」更有歷史積極意義,更有利於兩國人民。

作者按: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3月8日在梅地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40年來中美關係風雨兼程,既取得歷史性進展也面臨新挑戰。「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基本經驗。因此希望美方能夠與中方相向而行,在深化合作進程中形成良性競爭,在各自發展的同時實現互利雙贏。那麼進一步追問:這種「良性競爭」如何才能實現呢?筆者的看法是,尋求「諍友」或許是一條可行路徑。本文對此試做淺析。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傳》

四十年前的今天,美國卡特總統與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正式建立起兩國的外交關係,從此開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跨太平洋合作時代。

您已閱讀5%(290字),剩餘95%(53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