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0年代,據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介紹,烏干達一名地區專員的職責之一就是檢查和評估山羊。
當地的貨幣單位是山羊,所以大多數商品都以山羊計價。所以,當某位當地人嘗試拿一隻又病又老或者出於其他原因沒人想要的動物來還債時,地區專員將裁定此動物能不能算作具有交易用途的「山羊」,即它能不能算作一隻可交易的山羊。
對該體系的一種解讀是,相關經濟體實際上是在「山羊本位制」下運行的——其標準貨幣單位的價值與基礎商品的價值掛鉤。如果該商品的價值相對於其他商品降低,則貨幣單位的價值就會按比例下降(即會有通膨),反之亦然。
您已閱讀21%(275字),剩餘79%(10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