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比特幣價格的暴漲,主串流媒體的加持,各方專家的呼籲,區塊鏈還是躺在中本聰白皮書中的一套技術,是分佈式架構、加密演算法以及系統間通訊演算法的組合。以比特幣爲代表的區塊鏈改變的是大眾在網路時代的觀念:網路技術的發展讓大眾認識了去中心化經濟的強大,共享汽車、共享房屋,點對點交易,在網路時代一切都可以「去中心化」。那麼貨幣是否可以呢?過去幾年比特幣價格飆升,數位幣市場爆發,答案似乎是:可以。區塊鏈就這樣成爲了去中心化的「當紅炸子雞」。
然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鬱金香開」。曾經的ICO爆發,標誌着區塊鏈技術走出了密碼朋克運動,也標誌着區塊鏈技術產生了異化。投機客的貪婪裹挾著技術派的自信、創業者的理想、觀察家的迷惑,將區塊鏈技術送上了神壇。投機客需要神話敘事,技術派需要科技崇拜,創業者需要顛覆精神,而觀察家需要新鮮事物。少有一項技術可以獲得社會的一致看「多」,即使人工智慧也被不少人認爲是潘朵拉的魔盒。我們不禁要問,在比特幣白皮書發佈後的第十個年頭,「區塊鏈就是未來」這一共同的看法,究竟多大程度上是基於對區塊鏈的正確認識?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技術質變的起點
您已閱讀11%(483字),剩餘89%(40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