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分析:推遲談判最後期限合乎中美雙方心意

對川普而言,推遲最後期限能使美方有力把控對中方的施壓;對中方而言,這麼做則解決了自身的一個尷尬困境。

美國和中國爲它們之間艱難的貿易談判選擇了一個雖然方便、但非長久之計的解決方案,即在未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將3月1日的最後期限延後。如果未能達成彼此都可接受的協議、而最後期限就到了,雙方都會面對令人不快的後果。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上週日晚在Twitter上表示,由於雙方在談判中取得了進展,他將推遲把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進口關稅稅率上調至25%的計劃。他還表示,計劃擇日在自己的海湖莊園(Mar-a-Lago)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

將談判期限延後對兩位領導人而言都很合適。對川普而言,無論是在國內政治方面,還是在美國與其最大經濟競爭對手打交道方面,有能力加大或減輕對中國施壓是很有用的。川普還表示,在他一直要求取得進展的結構性問題方面,美方談判代表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您已閱讀31%(355字),剩餘69%(7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